“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!”新加坡外交官马凯硕曾警告中国:中国最大的战略失误
“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!”新加坡外交官马凯硕曾警告中国:中国最大的战略失误,不是南海争端,不是科技竞争,而是冷落了美国商界,如今6年过去了,真相真的如此吗?看看数据就知道了,2021年中美贸易额突破7556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,2022年继续维持在7600亿美元的高位,这哪里像是“冷落”的样子?反倒是美国企业用真金白银投出了最诚实的选票。就拿第七届进博会来说,美国展馆面积比去年扩大了近40平方米,14家参展商在开展当天的签约金额就超过了上届全程,最终达成7.11亿美元的贸易额,同比增长41%。要知道,这可是在美国政府不断鼓噪“脱钩”的背景下实现的增长,要是中国真冷落了美国商界,这些企业何苦还要挤破头来参展?中国美国商会的调查报告更能说明问题,53%的在华美企计划2025年增加投资,只有6%打算减少,33%的企业明确把中国视为全球战略重点,特斯拉上海工厂从投产到扩产的速度,星巴克在中国开新店的频率,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商业热度。所以,中国这边其实一直在敞开大门,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一减再减,外资准入的领域不断扩大,连美国商务部都管不住企业想来华赚钱的脚步,应用材料、泛林这些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,来自中国的收入占比都超过了40%,说白了就是中国市场撑起了它们近一半的生意。真正给中美商业合作添堵的恰恰是美国政府自己,拜登政府搞的芯片禁令让阿斯麦公司苦不堪言,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占比从之前的高位骤降到20%左右,直接导致其股价暴跌近20%,这种“我得不到也不让你好过”的操作,把好好的全球化产业链搅得一团糟。美国商务部统计显示,美国在全球半导体设备需求中的占比从10%掉到7%,而中国占比却飙升到47%,这说明市场用脚投票的结果和美国政府的意愿完全背道而驰。更有意思的是,连美国自己的企业都在抵制政府的非理性政策,微芯科技就搁置了与美国芯片法案办公室的补贴谈判,因为他们算过来账,留在中国市场比拿那点补贴划算得多,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里,87%的企业认为积极的中美关系对业务增长至关重要,但51%的企业都悲观地认为两国关系会恶化,这种矛盾恰恰说明问题出在政治层面而非商业本身。说到底,商业合作讲究的是互利共赢,不是政治操弄,中国市场的大门一直敞开着,美国企业用持续增长的投资和贸易额证明了这一点,反倒是美国政府的“小院高墙”政策,既伤了中国企业,也坑了本国商家,最后只能是损人不利己。六年过去,事实已经很清楚:中国没有冷落谁,是美国政府自己在和市场规律作对,如果真要反思,该好好想想的是那些逆流而动的美国政客,如何才能让政治干预少一点,让商业合作多一点,这才是对两国企业和消费者都负责的态度。